教育部:已启动体育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各地将出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1-07-19 14:02


近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及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有关情况。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介绍了下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的举措,其中指出:



要推动各地制定并实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的改天换地的变化。各地会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体育中考的测试办法并逐渐增加分值,教育部已经启动体育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也会进一步的完善体育在升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详情如下:


第一,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如何去实现?怎么才能够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要让他们学会运动技能,让他们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如何增强体质?要让运动成为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增强体质的最重要的基础。如何实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只有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才能够实现体育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目标。如果学校体育没有组织学生参与过体育竞赛的活动,就无法实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甚至享受乐趣的目标。



所以,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内涵是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就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是享受乐趣、形成终生受用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同时第二个方面是要组织常规的日常的课余体育训练活动。



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里面,明确提出每一个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要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这是勤练。

第三个方面就是常赛,要组织全员参与的竞赛,从班级内部的竞赛开始到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到全国联赛到参加综合性的全国运动会,这是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路径。要实现这样一个路径,教育部会会同相关部门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全面提高对体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让教会、勤练、常赛作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体育的价值。过去很多人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是保障体质健康。这离总书记的要求还差得远,我们需要明确体育的价值。第二,学校体育不再只是跑跑步、活动活动、做做课间操,要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过去很多人心目当中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事,以后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这样的移风易俗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第二件事,学校体育改革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就必须全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昨天去青岛二中,该校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高三也要每天一节体育课,校长表示,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抱着鲜花来向学校表示感谢,感谢校长让他们在高三的时候还能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让他们不但身体好,而且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也特别好。



我问校长每天一节体育课在所有高中推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和场地,如果能够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希望做到高中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如果能做到,而且做到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好处,那么小学、初中也完全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最大的难题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外,还有现实的师资和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所以,第二件事,我们要推动各地制定并实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的改天换地的变化。



第三件事,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里面包括对各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情况效果的评估,作为对地方支持教育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体育中考的测试办法并逐渐增加分值,教育部已经启动体育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也会进一步的完善体育在升学中的价值和作用,这些都是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最近教育部已经印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要在全国推广体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教会、勤练、常赛。



下一步,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全面推进体教融合的发展。去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针,同时去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也联合引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的文件,这个文件是经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这个文件里面提出了下一步实现体教融合的内容、步骤和目标,具体来讲,主要是在三个方面的融合:



第一,在教学上的融合,就是要把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青少年体育的共同目标,在教学上要整合教育和体育的资源,最近山东省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教练员的岗位,这个教练员的岗位由谁来担任?由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来到学校里面做教练,专门设立这样一个岗位,是体教融合文件里面明确要求的,这是在教学上的融合,就是把教育和体育的资源有机整合来共同做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第二个方面,训练上的融合,体教融合文件里面特别强调了对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这是教育部门要服务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要把训练专业运动员的方法、资源整合到学校体育中来,用专业训练扶持课余训练。在人人参与竞赛的基础上,课余训练在有专业资源加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为专业训练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所以这是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融合发展的一个全新通道。



最近教育部在河南省开封市挂牌了第一家新型足球学校,是体教融合在教学特别是训练和竞赛方面融合的一个全新尝试。新型足球学校就是依托一所一所具体的国民教育普通中小学,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层层选拔出优胜的队伍,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组织高水平教练对这批优胜队伍进行指导训练,组织他们进行比赛,能够在普通学生中选拔出有扎实文化根基且有着很好足球技战术水平的队员,周末节假日训练完之后再回到各自的班级、家庭,我们的课余训练就完全有可能选拔出一批又一批未来的竞技人才。新型足球学校就新在它完全依托国民教育体系,但是整合了教育和体育的资源,共同为散落在各个学校里面的优秀后备人才提供更好的训练和比赛机会,这是在训练上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方面,体教融合要在竞赛上融合。目前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正在研究制定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方案。实际上在此之前,在2017和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足协组织的青年超级联赛就已经有过两年的合作,在校园足球联赛基础上取得优胜的队伍,跟足协组织的青年超级联赛的优胜队伍在一起打比赛,效果非常好。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就是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梯队和社会俱乐部代表队共同参与的一个综合性的赛事,这里面先要做好校园赛事,校园赛事要构建完整的竞赛体系,同足协和体育部门组织的青少年比赛单独进行A赛系和B赛系,优胜队组织赛会制的比赛,实现赛事融合,这种赛事融合还可以将俱乐部梯队队员转到学校里面来,学校里的优秀队员也可以转到俱乐部中去,实现良性互动。


我刚才谈到2023年将要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将是赛事上融合的一个集大成。2023年的运动会上,不仅是足球项目,所有赛会项目都要实现这样的深度融合。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是我要谈的下一步要做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第一,要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改天换地的变化,各地会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是要对照学校体育的高标准的要求,按照小学每周四节体育课,小学高年级每周三节,高中每周两节,大学一二年级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标准,我们目前的体育师资和场地还是远远不足的,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硬骨头,也是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方面教育部将会会同相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



第二,进一步完善对学校体育包括体教融合的评价改革,这里面既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评价,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对一个地方、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评价,进一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这是完善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为了深化体教融合工作,要构建起一条龙式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训练和竞赛活动,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纳入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里面去,也就是要让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培养竞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在中小学鼓励小学、初中、高中在运动项目选择、竞赛组织和学生升学方面形成一条龙的配套机制。这些需要各地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第四,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学校体育工作难以开展,还有一个被大家关注的问题就是运动意外伤害的问题,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不仅涵盖所有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也要涵盖达到一定运动技能水平、即将成为优秀竞技人才的学生,这样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每一位青少年能够心情愉快、积极地到阳光下、操场上训练竞赛。